砂鱼 发表于 5 天前

成都舞厅巡礼第二季VOL.3——新盈汇音乐酒吧

让我们把时间拉回到那个午后暴雨的红石榴,从舞池出来后坐到厕所出来第二排第二个桌子旁,抽支砂后烟。旁边那桌来了两个人,两个我都很确定在欢聚见过,每次去都会看到那种。他俩坐下后开始聊天。
A大爷问B大爷:“前段时间没看到你喃,你跑哪儿耍去了?”B大爷回答:“新盈汇。”“玉双路那家?咋样嘛?”“安逸,人多灯黑。”“人多?”“多,百把个女的还是有哦!”“你说儿豁。”“儿豁!”我假装揉脖子转头看了一眼B大爷,语气诚恳,眼神真挚,不像有半句假话的样子。
这么说吧,在川渝人与人之间想要建立信任,只需要简单的两个字:“儿豁。”这两个字份量十足,比什么“我发誓”“绝对没骗你”这种话要管用得多。通常,判断一个川渝朋友向你推荐的东西是否靠谱,你就看他有没有说“儿豁”。有了“儿豁”的保驾护航,我决定第二天去看看。
龙爪堰进站,玉双路F1口出站,正好十个站,全程半个小时。F1口没有电梯,需要爬几层楼梯,我无所谓,就当热身了。出站后最多走十米就能看见新盈汇,招牌很小,夹在一排商铺中,但也不算难找。钻进招牌下面的门洞又需要爬一段楼梯,半旋转,呈S型,我想起有人说过:“旋转楼梯是千禧年的DNA。”以前经常看到,现在不多了。
两点半买票进场,门票买一送一,买完票是一个闸机入口,需要用票上的二维码扫描一下,很高级很智能的样子。第一次来,怀着忐忑激动的心情先绕场一圈,场地和爵尔顿比起来不算大,和菲琳比起来不算小,东门舞厅很传统的那种布局,动线合理。东门传统布局什么样呢?我们一项一项来,进门一个吧台,它有;接着是方便观看入场式的桌椅沙发区,它也有,舞池一般在最尽头,它走到底就是。对了,有一点没那么传统,没有看见素舞区。
和其他场子比起来,比较特别有三个地方。第一个,它是一个类似楼中楼的结构,本来一个大平层突兀地出现两个楼梯,上楼和下楼,上楼是男厕,下楼是女厕。第二个,异常多的沙发和卡座,占据了舞厅很大一部分面积,沙发很新,弹力十足,散发着人造革独有的气味。第三,舞池里面也有沙发。
灯光十分友好,空调十分凉爽,隔断舞池和选人区的绿植十分旺盛,但是我的心情却不是十分愉悦。眼看着时间来到了高峰期时段三点整,这里却完全没有B大爷口中的热火朝天的景象。舞池入口两侧坐了两排wn,右边多一些左边少一些,数来数去,就算厕所蹲坑有五个,全蹲满了,加上候场的,再加上舞池里面的,都够呛能有40人。一半年轻的,不是我的领域,几乎都没见过。另外一半年纪大一点的,以前会在东门各大场子出现,比如恋曲,欢聚和小白灵。广阔的沙发区域稀稀拉拉有一些包场的,多少显得有些空旷。
砂客也不多,四五十人的样子,以大爷和我这样的中年人为主,总体风格偏沉稳。少数几个抱着膀子的年轻人在选人区逛来逛去,看起来漫无目的。我心想这不对啊,这和B大爷说的完全不一样啊!于是选择场外求助,微信里找到九三,他应该对这个离他家两公里的舞厅了如指掌。结果他告诉我,他从来没来过,差点把我气笑,你看看,做一个砂舞自媒体博主的门槛到底有多低?
四点,人数基本维持不变,入口处又进来两个背着包的wn,这个时间应该是从别处转场而来。两个我都见过,大概是在爵尔顿,紫罗兰或者鑫天地,标准的西门装扮,中长发,高跟鞋,一个包裙一个百褶裙,没站稳就被拉进了舞池。半个小时后跳了其中一个,了解到几个基本信息,西门竞争有点大,她和她朋友准备往东门发展,昨天晚上也在这儿,晚上要比下午人要多一些。
其实新盈汇人气还算将就,成舞除了那几个水泄不通的人气场外,这样的情况才是普遍状态,相信我,比这人少得多的场子我都见过,很多次。主要是B大爷的“儿豁”让我把期望值拉太高导致了落差感。我想我有点明白为什么他们说砂客是这个世界上最爱日白的群体了。
收拾好桌上的烟和打火机准备撤退的时候,突然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,在最靠近舞池的那个卡座里,A大爷一个人坐在巨大的U型沙发上孤独地抽着烟。灯光昏暗看不清表情,但是我猜他的心情应该不比我好到哪里去。
接下来的两天都在下雨,有一天很大有一天不大,终于,雨停了。我手握着那张赠票决定把它用掉,毕竟放包里有点危险,有种定时炸弹的感觉。
说动就动,坐上地铁我打开笔记开始写上一次的探店报告,埋头奋笔疾书一度忘记自己身在何处,写到一半玉双路就到了。照样F1口出站,昨天刚下完雨的天空像被水洗过一样,蓝的天白的云,空气通透,这在成都算是难得的好天气。
两点半上楼用掉赠票,找一个无人的卡座点上烟,吹着空调继续写没有写完的探店报告。烟味洗发水味沙发人造革味混合在一起,让我灵感迸发,下笔有神,半个小时后一篇探店报告完成了。正好时间也差不多,我起身去看看今天的情况。
候场区域的布局发生了一点点小小的改变,面对舞池入口左手边的椅子撤掉了,候场聚集在右手边的一排,这样选人区就扩大了一些。说明管理人员还在琢磨,怎么更合理性怎么更人性化。
人数和上次来没有特别大的变化,候场20来人,舞池里面十来对,望了望入口,还在上人中。新来的沿着那一排凳子排排坐,四点的时候到达巅峰,一直坐到快门口的位置,数了一下,比上次来要多一些,估计能有快50人。西门姐妹没看见了,要么去了别的场子试水,要么回了西门。
我注意到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情,有一个wn,和这里的其他人完全不一样的类型。什么类型呢,标准的小龙小美风格,好巧不巧的是,我认识,她往这边看了两眼,不知道认出我没有,我觉得应该没有,毕竟快两年没去二环路东三段那家壳牌加油了。一个大叔包了场,坐在最靠近吧台那一排的座位上,他们一会进去舞池一会回到位置上,跳十来分钟坐半个小时然后又跳十来分钟,大概就是这样的节奏,每次横穿舞厅越过人群都会引来不少羡慕的目光。不知道是不是错觉,每这样牵着走一圈大叔的自信就会增加一分,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情绪价值吧。而这样的情绪价值不止来源于wn,还能从我们身上获得。
五点下楼,玉双路附近很多好吃的,有一家老成都饺子开了很多年,一份红油水饺一份海味面,吃完出来抬头发现云层又变厚了,伴随着手机弹出的暴雨黄色预警,踏上了回家的路。
东门上的舞厅大多都是比较有资历的场子,硬装软装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老化破旧,这样的情况下,环境这一块新盈汇算是一流,空间大,装修好,设施新,灯光友好,空调舒适。卡座沙发桌椅都多,工作人员态度也不错。如果自己有好朋友,约过来包场是个不错的选择。
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,舞厅也是,简单来说就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,人气通常集中在那几家,不是每个场子都人流如织水泄不通。本地砂客一般都有自己的习惯,来来回回就在那几家场子转悠,而游客目的性明确,时间紧任务重,只会去讨论度高人多选择面广的地方。在前有老牌瓜分市场,后有不断新开的冲击之下,这种半新不老的舞厅处境有些尴尬。如何破局成了舞厅管理者需要面对的难题。
我们写探店,一是想一五一十地记录当下成舞的现状,二是希望通过我们的文章让更多人知道成都除了某涯某虹某众之外,还有很多很多不会被当做热门的存在。还是那句老话:“舞厅没有好坏,只有适不合适”。适不适合我们说了不算,需要你自己亲身经历,最后,我希望大家都找到适合自己的地方,并玩的愉快。
探店报告是个很主观的东西,一样的场子给不同的人带来的感受完全不同。如果你有不同的见解,请理性讨论,文明上网。
舞厅开关门信息瞬息万变。如果有要去的朋友请一定打探好当地的舞厅开关门情况,避免白跑。
成都舞厅巡礼第二季往期回顾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成都舞厅巡礼第二季VOL.3——新盈汇音乐酒吧